智能印章高拍仪指纹解锁盖章机 如果我们用“印章管理”这个词去百度搜索新闻资讯,显示结果几乎都是关于印章安全、和因为印章管理不善引发的各类案件。光是凭这一点,就能侧面的暴露出个别企业机构有章不循、内控缺失、管理混乱等问题。 印章管理的不规范,源于相关工作人员对规矩的轻视、漠视以及管理层的忽视。工作人员私自刻制公章加盖文书文件,擅自加盖公章对外出具法律性文件,甚至是负责人授意、指使他人违规用印,更有甚者,把印章交给他人加盖。以上行为仅需其中任何一种就能对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印章管理风险案例: 201X年11月,熊某向吉某提出55万元的借贷请求,为了打消吉某的顾虑,熊某表示其所任职的公司可以为此提供担保。之后吉某通过银行向熊某的银行账户分别转账30万,25万共计55万元。 熊某向吉某手写借条一份内容为:201X年11月29日向吉某借款伍拾伍万元整,约定年利率百分之十壹年,还款期限为两年。特此证明:借款人熊某某”。熊某最后在借条担保人上加盖了其所任职“某科技公司”的公章。 两年后,熊某未能如约将利息与本金归还与吉某,吉某向法院提起诉求要求熊某归还借款本金55万元以及利息11万元,担保人某科技公司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一审法院经审理判决支持了吉某的主张。该科技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 该案此刻还在审理当中,但根据以往的司法实例,只要借条上加盖的公章确实是该科技公司的,那么即便熊某的行为不是公司授权,公司也会因为内部管理不善而为此承担清偿责任。 如何加强印章管理? 公司内部印章管控不能仅把规章制度挂在嘴边,留在纸上,要切实落到实处。有时候个人违规行为公司确实无法有效管控,但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有效办法如智能印章管理系统来实现公司印章安全管控。 就拿案例当中的熊某来说,其可以私自携带印章外出与他人签订协议而不被发现,显然是公司内部对印章的监管不到位。如果该公司使用智能印章管理系统,将公章锁进设备当中,每次使用都必须通过设备向领导人提交申请请求,并且思格特智能印章系统使用过程中无需将设备当中的印章取出,直接通过设备就能给文件加盖印章,此举有效杜绝了印章偷盖甚至是盗窃行为的发生。 |